彰化誠品電子報
2007/03/30
2007第二期電子月報
請點選標題
一、生命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

生命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
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他自己的故事。一年多前,他與相戀多年的女友分手,在那段傷心的日子裡,他看了一部不知名的電影,說有個人死後到天堂,那個地方有許多天使,還有許多像電視一樣的機器,天使請他坐下來,然後這些機器就開始放映他的一生。他就這麼看著他的一生像電影一樣放映著,但是他發現機器只要放映他逃避一些事情時,畫面就停格,於是一部部機器停格著他第一次惹爸媽生氣卻不敢道歉,他愛上一個女孩卻不敢表達,他為人父親時,不敢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 終於,他的一生放完了。
天使們一陣討論之後告訴他:你在這一生中缺乏了愛與勇氣,所以我們要請你重回人間,把愛與勇氣學會之後,再回到這裡來。畫面一轉,這個人又出生在人間,重新學習愛與勇氣。朋友告訴我,這部電影讓他非常震撼,原來如果他此生學不會原諒,那麼他得來生再學;如果他此生學不會勇敢面對,那麼他得來生再學。那為什麼他不在這一生中就學好這兩件事?
他的這一番話,讓我重新提起勇氣,去面對我該面對的生活。想到這裡,我覺得每個人的心就像座機場,如果你不讓一些人走,那麼就有一些人永遠也進不來,如果你讓自己的心長滿了無名草,就像機場跑道沒有保養,再好的飛機也會發生危險。我想給自己的心建一座塔台,指引那些起飛和降落的飛機,無論起或落,他們都曾在我心中停留。
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 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它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
二、2月份匯率分析

     上周,市場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於G7財長會議和歐洲央行利率決策,由於美聯儲主席貝南克的講話並未談及利率和經濟前景,因此,美國基本面因素對市場影響不大。
 
       不過,因為資料顯示美國經濟保持穩健的態勢,所以,美元還是受到了利好的影響,總體上繼續維持區間震盪的走勢。
首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佈的1月非製造業指數好於預期,上升至59.0,創下去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顯示受到穩定的需求和較低的成本的推動,服務業增長為8個月以來最為強勁,這掃除了市場對美國製造業重陷萎縮的擔憂,因為美國服務業占經濟總量的分額遠高於製造業,而且,服務業旺盛,也將拉動製造業走出低谷。不過,其中的就業分項指數下滑至51.7,為去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也反映出服務業前景存在一些憂慮。
      其次,美國去年12月批發庫存下降0.5%,批發銷售則增長1.8%。庫存的下降為未來經濟增長創造了條件。因為企業和商家如補充庫存,勢必增加生產。
       再次,根據美國國際購物中心協會公佈的資料,美國1月連鎖店銷售較上年同期增長3.7%,高於12月3.3%的增幅,這主要是受到天氣寒冷和回收禮券刺激了購物消費的緣故。
上述經濟層面的資訊反映出,美國經濟新年開局情況不錯,保持穩健運行的態勢,拿美國財長鮑爾森的話來說,美國經濟正在從高於趨勢增長率向3%左右的可持續增長水平轉變,“預計2007年美國經濟增長率接近3%”。既然讓經濟增長率降到3%左右是美國經濟決策者的意願,那麼,在目前經濟保持穩健增長的情況下,美聯儲在短期內顯然不會採取降息行動,對美元有利。
而且,美元甚至在未來有可能進一步升息,美國費城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普洛瑟在上周表示:“隨著經濟增長前景的改善,除非貨幣政策進一步緊縮,否則我們可能難以恢復物價穩定。”當然,普洛瑟今年在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內不具有投票權,他要等到2008年才能拿到首次投票權。美國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葉倫表示:“美國經濟增長如果按最糟情況來衡量,是在略低於趨勢增長率的水準運行,經濟體系中除房屋和汽車部門外,多數行業都相當穩健;全國失業率在4.6%,顯示勞動力市場接近全面就業;通脹略微高於我所樂見的水平,我希望通脹能再下降一些,目前可能存在的風險,是緊張的就業市場引發通脹上升。葉倫在今年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裏也不具有投票權。
      從基本面上來看,本周市場關注的焦點,首先,是美國12月貿易逆差和資本淨流入所反映的雙高赤字因素,由於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反彈,預計美國12月貿易逆差將從11月的580億美元左右,回升到600億美元左右;其次,是美國1月零售銷售、工業生產,新屋開工和2月費城與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所反映的經濟增長狀況,預計零售銷售在去年12月增長0.9%的基礎上,將繼續增長0.4%;再次,是2月進口的主要焦點,肯定將聚焦在週末的G7財長會議上,上周,歐元區財長會議對日元弱勢發出了警告,但美國財長鮑爾森雖然表示更加關注日元匯率問題,但他認為日元的弱勢符合基本面,所以,市場將關注G7公報中對日元匯率的說辭。其次,是1月進口物價和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所領先反映的美國1月通脹狀況。
      總體而言,市場將根據美國經濟增長狀況和通脹水平,來衡量美元的利率前景。如此,美聯儲主席貝南克在美國國會就貨幣政策所發表的半年一次的證詞演說,也將成為市場探尋美元利率前景線索的機會。不過,預計貝南克的觀點不致於偏離美聯儲1月利率決策會議太遠。
歐元:
      上周,歐洲央行利率決策會議是市場關注的主要焦點之一。歐洲央行如市場預期再次維持歐元區基準利率在3.5%不變,但是歐洲央行總裁特裏謝在記者會上,再次使用了保持高度警惕的措辭。他指出:“現有的資訊已經進一步證明了我們上次決定維持利率不變的合理性,再度表明保持高度警惕仍是最重要的。保持高度警惕是貨幣政策能促進歐元區經濟持續發展並創造就業的前提。”“我們的貨幣政策仍是寬鬆的,指標利率仍處在較低水準,貨幣供應額和信貸增長穩健,從任何角度衡量區內流動性都顯得充裕。因此,展望未來,堅定及時地採取行動確保中期物價穩定仍是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基於當前的石油和石油期貨價格,以及之前的油價走勢,這種十分有利的基礎性影響可能導致春夏季通膨率下降。但這些影響將是暫時的。2007年稍晚不利的基礎影響預計將導致通膨率再度上升。”
      去年,歐洲央行只要使用“保持高度警惕”的措辭,就意味著在隨後的一個月升息,因此,特裏謝上周再次使用“保持高度警惕”的措辭,市場認為這等於暗示歐洲央行將在3月初的利率決策會議上再度升息25個基點至3.75%。
      當然,歐洲央行的利率決策恐怕仍將受到來自歐元區國家,尤其是法國的政治面的壓力。法國外貿部部長拉加爾德在上週五就表示,歐洲央行不應只關注於控制通脹,還應致力於扶助經濟增長。拉加爾德對法國Info電臺表示,歐洲企業並未從歐元兌美元和日元的強勢中得到幫助。在歐洲央行的升息舉措正接近預期中的利率峰值時,法國政壇兩派力量均認為歐洲央行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做得不夠,而歐元的強勢也來的不是時候。隨著4、5月份法國總統大選臨近,法國政客針對歐洲央行的攻擊將再度高漲。歐洲央行總裁特裏謝願意出席與歐元集團主席賈克、歐盟經濟暨貨幣事務執委阿爾穆尼亞的會晤,這個跡象就顯露出,隨著利率不斷升高,歐洲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將面臨更大、更寬的政治壓力。
      上周,資料顯示,歐元區1月服務業指數為57.9,是6個月來最高;德國1月服務業指數為58.3,達到7個月來最高,這些資料反映出歐元區經濟新年開局也較為良好,這支持歐洲央行繼續升息。歐元保持升息進程,將縮小與美元之間的利差,這對歐元是利好因素。
從基本面上看,本周市場將重點關注德國、法國和歐元區的第四季度GDP初值,以觀察德國經濟增長是否依然強勁,法國經濟增長是否已經擺脫去年第三季度的滯漲態勢。此外,市場將關注德國2月ZEW經濟預期指數,進一步考察市場對德國經濟前景的信心,預計該指數將從1月的-3.6回升至0水平。
以下是歐元兌美元的天圖,歐元在過去一個月的走勢,是一個上下區間盤整的格局。不過,在最近幾個交易日,向上突破了1.3060。所以我們依然看好歐元的走勢,持續看漲。將會再測高

日元:
        上周,G7財長會議是市場關注的又一個重點因素,因為此前歐元區方面對日元弱勢發出了警告。根據日本央行的統計資料,在今年1月時,日元實質貿易加權匯率滑落到了21年來的最低水準。
        上周初,德國財長部副部長和歐元集團主席賈克都肯定的表示,G7財長會議肯定會討論日元匯率問題。歐洲的G7會議官員並抱怨,歐元過多地承受著匯率波動帶來的壓力。歐元區方面強硬的立場,使市場擔心G7會議可能針對日元弱勢發表聲明,這一度導致市場結清日元利差交易的規模,使日元反彈。

        不過,美國財長鮑爾森對日元的匯率問題不以為然,他在美國國會作證時表示,雖然他更為關注日元的匯率,但指出:“儘管日元在處於或接近20年低位元的水準交易,但日本政府從2004年以來,並沒有為了壓低日元匯率而進行過干預,我相信日元匯率是在競爭性市場中交易的,其價值由經濟基本面確定。”鮑爾森為日元弱勢開脫,使市場質疑G7財長會議最終能否就日元弱勢問題達成一致意見,況且,由於歐美日意見相左,即使G7財長會議就日元弱逝達成一致意見,能否真正落到實處,又是一個問題。因此,市場重新推動日元走弱。        從基本面上看,日元弱勢主要因日元利率太低所致,而日元利率前景主要取決於日本經濟增長和通脹狀況,因此,本周市場將重點關注日本第四季度GDP初值的表現。當然,如果G7財長會議的結果存在後續影響,那麼在日元上將表現得最為充分。
        
以下是美元兌日元的天圖,過去一個月,美元兌日元的走勢,在測試122.18的高點失敗後,美元兌日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並且也跌破120的短線重要支撐。預期短線可能出現反彈,但中長線而言,日元升值的空間還是很大。短期目標先看117.90,中長線目標114.40。而短線的阻力則是在120的價位。
 

三、個人資產宏觀調控,善用保險 聰明節稅

      人生規劃不僅是金錢規劃、財富規劃,更是理財規劃,唯有做好子女教育基金規劃、家庭經濟風險管理規劃、本人、配偶退休養老金規劃及財產移轉節稅規劃,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每個人的投資都追求報酬,有報酬就相對帶來風險。在理財四大要素中,報酬、風險與變現都廣為大眾關心,但稅率問題,往往是大眾容易忽略與困擾的重點。
錯誤觀念加重負擔
      個人財產的三大來源,分別是自行賺取、繼承遺產及接受財產之贈與。國稅局也根據這三大來源,分別設計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三大稅法,採累進稅率進行扣稅。
     就其稅率級距分析,贈與稅高於遺產稅;財產所得愈多、稅務負擔愈大。 社會大眾多使用自己的觀念節稅理稅,卻使得自己的負擔無形中加重。
     一般大眾的錯誤觀念,多認為沒有扣繳憑單或非法所得即為不用報稅範圍,但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凡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之個人,應就其中華民國來源之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課徵綜合所得稅。
     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而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者,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其應納稅額,分別就源扣繳。表示無論是否為本國人,只要有所得,就有綜合所得稅,無論所得合法非法、有無扣繳憑單,都要繳稅。
積極處理節稅有道
     要能夠有效的節稅理稅,無理的逃漏稅其實並無效用,最好的運作方式,是減少被課稅的財產,還有降低稅率的累進,這些才是積極去面對稅法課徵的最好方式。
     過去國人喜愛將金錢匯往國外進行節稅規劃,但在最低稅負制實施後,若匯款人與受款人是不同人,國稅局會查看彼此關係是否為二親等之內,並查詢匯款用途為何。
     若匯款人與受款人相同時,則會要求匯款人舉證說明匯款的用途,若無法說明用途或舉證不為稅捐機關認同,仍是有被納入課稅範圍的風險。
     另外以股票信託進行節稅規劃,雖然可以壓縮減少原有財產的累積速度,達到贈與稅降低之效果,但利用股票信託時,股票屬於原有財產,仍是遺產稅與贈與稅的課稅對象。
     信託只是減緩資產累進的速度罷了。而利用不動產進行節稅,雖然也同樣可使遺產課稅財產的總額降低,但遺產本身仍屬課稅標的,況且擁有不動產時,亦要不定期負擔其他相關稅負,所以利用不動產節稅只是減少課稅的計價金價,仍包含在某些特定稅率的課稅範圍中。
誰是國稅局的「樁腳」
     目前稅捐稽徵機關到底是如何在運作查緝逃漏稅的呢?其實是因為國稅局有很好的「情報系統」。國稅局透過這些資料庫,輕而易舉就可以掌握住納稅人的荷包狀況。
     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當然就是個人的財產資料中心了,透過個人財產歸戶清單,名下的資產每一筆都是一清二楚。第二則是銀行,我們所有的外匯,都是要透過銀行的窗口,存款就更不用說了。第三則是金管會及證券交易所。戶政機關、地政機關、縣市政府等,地方的稅捐稽徵機關,也是當然的資料提供者。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以為不報稅只要拖過五年就可以了,事實上,稅捐的核課期雖然只有五到七年,但稅單發出後還有五年的徵收期,所以前後加起來必須要十年以上才有可能免除被追究補稅的責任,因此納稅人千萬不要存有僥倖的心理。
此外,國稅局只要在徵收期間屆滿前,移送法院強制執行,納稅義務人就不得要求註銷課稅。
利用人壽保險節稅
     藉由保險與稅法的結合,才能讓個人的稅務負擔被有效控制。依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項第七款規定,凡為人身保險的各項給付,不論其項目名詞均可免納所得稅。
     另外依遺贈稅法第十六條第九款規定,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免計入遺產總額。
由此可知,利用人壽保險進行節稅有兩大好處: 一是使用現金繳保費,使得可扣稅的總資產減少,達到節稅空間;二是保險給付金,不列入遺產總額扣稅,相對就有節稅功效。
      最低稅負制實施規定,保險給付金定額免稅3,000萬元,只限身故保險給付金才符合免稅條件。
在此條件下,也建議大眾在進行投保時,要保人與被保險人最好為同一人。 因為保費是由要保人繳交的,若要保人死亡,而被保人是不同人的話,是不會給付死亡理賠金的。
      換句話說,要被保險人為不同人,當要保人死亡時,保單的現金價值便要列入遺產總額中課稅,所以,要保人與被保險人最好填寫相同。
      買保單不僅能買到保障,更能買到節稅功能。保險在財產移轉節稅的功用有以下四點,首先是降低遺產總額、減輕遺產稅負擔;二是身故給付金不列入遺產總額內;三是可先籌措繳納遺產稅之預備金;四是創造現金的來源,便利理財空間。
但投保者不能只著眼於保險節稅帶來的效益,畢竟保險是因家庭在面臨意外或經濟損失時的替代措施,所以才有稅務上的優惠。
     若是死前投保、保額大於身故給付金或是帶病投保這些藉保險避稅、違背保險真意的行為,仍是會被納入徵收範圍中予以課稅,所以要透過保險節稅,仍是要適時適法,錯誤的節稅規劃比不規劃更糟,唯有正確、合法的稅務規劃才是賺錢之道,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2007-01-21/經濟日報/C7版/金融廣場/許騰旭】

 
四、海外節稅三要─ 要早、要完整
中信銀委託麥肯錫所做最新的調查顯示,有錢人愛境外理財,最大的原因是為「避稅」,已取代過去移民、求學。
然錢流到海外就真的可以「避險」嗎?當然不是,近一、二年,有些人為了規避最低稅負制「海外所得」即將課稅問題,將錢匯到海外,非但未避到稅,卻衍生更多問題。
匯錢至國外的問題多,不少人近期剔到鐵板,被歐美稅捐單位追著跑,如果沒有好好解釋,非但未節稅,可能會觸犯刑責,租稅規劃專家指出,海外節稅思維要改變,租稅規劃有三要─要早、要完整且要專業。
美加移民者剛到國外都很不習慣,尤其不能適應高稅制度,在加拿大買東西要外加稅,有消費稅、省稅,加一加稅就要十三%,買愈多、心愈痛,正因為稅率高,當移民者正式宣示成為美國人或加拿大人時,移民者在申報財產時都相當掙扎。
國外的所得申報後稅率高,三通稅務顧問公司總經理印正弘即表示,美國稅捐單位查核能力高,若被查到隱匿財產情況,原本「資產」就不是「資產」而是用「所得」核課稅額,除了要補繳稅外(稅率五五%之外),還有罰則。
正由於避稅的代價大,大部份歐美國家的人都會誠實申報所有財產。
專門作跨國資產租稅規劃的律師就說,正因為國外租稅率,被查到者罰則相當重,而且台美租稅協定正在進行中,隨時都可能簽定完成,一旦台灣跟很多國家簽租稅協定,那麼所有人的海外資產都會一一現形,因此,作租稅規劃時一定需要更專業的人協助,另外,在作為整體的租稅規劃,否則容易有遺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趁早。
不然就是在家族或個人對家族資產傳承及繼承整體規劃概念了解度不高,高額的稅款及罰款常常會造成家族企業流失甚至無法永續經營。
無怪乎根據荷蘭銀行統計,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八個國家、三十三個高資產家庭受訪時發現,不到一成的家族可以「富過三代」。
【工商時報/C2/理財話題/2007.01.22/黃惠聆】

 
五、 反避稅對台商的衝擊
很多人認為2008年新生效的企業所得稅法,是為了解決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併軌問題,也就是通稱的「兩稅合一」。但事實上,這部新法,除兩稅合一外,還對扶持技術型企業,及強化反避稅內容提出多項規定。
實務中,台商透過移轉定價將大陸子公司利潤留在海外,或將營業額併回台灣母公司,都是常見的現象。但這次官方將反避稅提升到法律層次,不再只停留在過去國家稅務總局或地方稅務局的行政命令,台商有必要重新思考在大陸的交易模式。因為從這部即將通過的企業所得稅法來看,「反避稅」成為各地稅務局未來查稅重點,已是不可迴避的事實。
新企業所得稅法中的反避稅規定,對台商直接衝擊可分以下幾分面:
1、關聯方交易:關聯方交易的定義不只與母公司或兄弟公司等關聯企業往來,才稱為關聯方交易,而是只要占採購或銷售相當比例,就有可能被稅務機關認定為關聯方交易。很多台商以為把關聯方的股東、法人代表等都換成與原股東或經營層無關聯人士,就可以免去被認定為關聯方交易的風險,但從新法來看這已不可能。其實關聯方交易不是不可行,關鍵是交易價格是否公允,才是稅務局在乎的重點。稅務局會透過海關或其他途徑調查同行業報價,作為價格公允的判斷基礎。
2、利用境外公司避稅:大陸稅務局對台商利用境外公司交易模式已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台商利用境外公司作為採購或銷售對象的目的。今後的趨勢是,稅務局只要在公司財務報表上看到有與境外公司往來,便會要求解釋,而如果往來金額占總體營業額比重過大,甚至很多台商100%是與境外公司往來,極可能會被深入追查是否利用境外公司避稅,從而衍生出被認定為利用境外公司避稅的風險。
3、擴大稅務機關對企業利潤率的裁量權:一旦稅務局認定台商涉及避稅,稅務局有權裁定企業的利潤率,並依此推估利潤,還原到企業過去的財務報表上,要求企業補繳過去年度的企業所得稅。
4、補稅要加收滯納金:台商如果被認定有不合理的避稅行為,除上述補稅處罰,還得根據情況及年限,在補稅基礎上加收滯納金,實務中有不少滯納金超過補稅稅款的實例。
如果因為大陸外匯管制,或台灣上市公司需要業績等原因,無法排除關聯交易模式,最起碼要採取部分緩和被認定為利用關聯交易避稅,或降低關聯交易比例的措施。舉例來說,台商可以把產品或客戶進行交叉分析,高毛利的產品或利潤比較好的客戶仍然維持關聯交易模式,再努力證明其中的價格公允要素,至於低毛利的產品或是利潤不好的客戶,何妨真實呈現交易關係,不再透過境外公司交易,如果能讓財務報表上的相當比例銷貨收入真實往來,就算稅務局要判斷企業涉及避稅行為,也會因為企業還是有真實交易存在,降低被判定涉及避稅的風險。
2007-01-24/經濟日報/A6版/兩岸財務長/劉芳榮】

 
六、老溫講故事-ERP上線後的省思
      白手起家的手工具老闆,靠著其特有的創新開發的天份,將工廠從少數幾人跳躍式成長到上百人規模;憑藉著對新的智識、技術有強烈的吸收能力,與嘗試的企圖心,雖對電腦百般陌生,但堅信此輔助工具一定能帶來經營上的助力,隨即展開一系列作業。先請生產力中心專家輔導工廠佈置、生產管理、表單、制度文件的建立與訓練,一年後評估遴選ERP廠商(科展)著手客製軟體,仗其能與制度配合,建構有效的E化體系;一切都隨著老闆強烈的企圖心與幹部的努力配合;一一克服障礙,不到一年即完整上線運作,表單、報表順利準時的呈現,電腦小組、科展都感到滿意。(因同時期其業界龍頭也投下巨資,打造ERP,但幾乎可宣告失敗)。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才剛上班電話鈴聲響起,接起鈴響中的電話,不安茫然又無奈的說著:老闆一早把她叫進辦公室,面帶疑問的說“花二百萬的軟硬體只是看到電腦的表單,準時正確的報表,三個月了庫存依舊同人工作業的五仟萬壓著,怎麼一點成效都沒有?”你是否來幫我解釋,否則原以為成功的上線年終會有額外的紅包(補一句老闆是很肯給的),反會上演尾牙對雞頭的窘境。聽完後似乎烏雲滿天,完全感受不到陽光似的,半個鐘頭不到,已奔向老闆辦公室,聽老闆說著“我深信E化的重要,但E化後的成果與我想像有很大的差距,你是專家,我想聽聽你的說法”。
接下來三個月展開了一系列的作業:
一、庫存入口水量的管制:

二、缺料控管措施
    (A)採購單位:

    (B)倉儲單位:

三、庫存水位調整機制:

歷經一季的運用電腦資訊與一系列作業;明顯的降低庫存(近一仟萬);並隨著時間逐步擴大,到半年再檢討時有了二仟萬的成績;讓科展、IT負責人得到了老闆的真正肯定;也證實了其最初決定走E化的方向是正確的!
七、黃會計師專欄-理財傳承七
【漫 談】
不管是遺產稅或是贈與稅,都跟財產的估價脫不了關係;財產的價值愈高,算出來的稅就愈高;財產的價值低,算出來的稅就有限。而財產究竟價值多少?這跟我們想像的市價,其實是不盡然相同的。在現行稅法的評價上,有一些財產是免稅的(法律名稱叫不計入遺產總額),像這類財產,是沒有遺產稅問題的;因此,資產所有人所擁有的資產比例中,這類資產所佔的比例愈高,那他可能的遺產稅就愈低,這在上一期中,個人已作了充分的說明。
有一些財產是明顯低於市價的;因此,資產所有人所擁有的資產比例中,這類資產所佔的比例愈高,那他可能的遺產稅也會比較低。在現行稅法上,下列三類資產是典型的代表。
  • 不動產的課稅價值:是按公告現值(也就是課徵土地增值稅用的價值;每年會公告一次)或是評定現值(也就是課徵房屋稅用的價值;這在房屋稅單上,一定會有記載)。
  • 未上市股票的課稅價值:是按公司淨值(也就是資產負債表上的股東權益,再重估調整帳上不動產、長短期投資上市櫃股票及累積未分配盈餘的財稅差)。
  • 信託資產的課稅價值:委託人跟受益人不同時,是需要課徵贈與稅,由於課稅時間和資產實際取得時間的落差,是按折現後的現值(也就是按郵政儲金匯業局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來折現)。
本期個人想說明的,就是這一部份,說穿了就是藉由壓縮(Downsize)遺產或贈與財產的價值,從而減少遺產稅或贈與稅的手法。
 
【漫談遺產及贈與稅的規劃手法---壓縮】
      究竟一個人所擁有的財產中,要怎麼配置比較恰當?這一般是要跟個人理財,作通盤考量才有義意。大體來說,持有任何財產,都有他的優缺點。隨著年齡的不同,持有財產的比例,似乎也應該作適當地調整;若以銀髮族來說,持有過多的銀行存款,不論就報酬率或稅率風險來說,似乎是應該將其與不動產、甚或未上市公司股票之間,作適當調整比較合適。
【常用工具介紹---不動產】
       由於遺產及贈與稅法#10條明文規定:「遺產及贈與財產價值之計算,以被繼承人死亡時或贈與人贈與時之時價為準。、、、第一項所稱時價,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或評定標準價格為準;房屋以評定標準價格為準。」再加上同法#5條第3款也規定:「以自已之資金,無償為他人購置財產者,其資金。但該財產為不動產者,其不動產。」合併起來用,是很好玩的;茲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個中的把戲了!
     「財產轉為不動產化」對遺產稅課稅的影響?
黃○○是不動產大戶,擁有多處房地產,每年光是租金收入即高達千餘萬元,一直都存放銀行定期存款;這幾年由於房地產翻揚,因此,他的孩子建議,不如再買些不動產,既可保值又會增值(三通後的題材,似乎可以期待),若出租可能還有不錯的租金收入(高鐵通車的另一個期待)。就這樣黃○○,在九十三年間,即將數年累積的租金收入約五仟萬元,全數購買房地產;不過黃○○卻在九十五年初因病過世(本案房地產的市價雖然高達五仟萬元,但房地公告現值及評定價值才只有20,000,000元)
       解析:本案如果黃○○,沒有將銀行定期存款拿去買不動產,那遺產總額立刻增加30,000,000元,增加遺產稅12,300,000元(稅率41%);主要原因在於遺產價值的認定,銀行存款是將其餘額全部併入遺產;而不動產則係按公告現值評價所造成的。
財產不動產化+視同贈與可以零風險地送給子女大紅包!
黃○○想要贈與子女現金,但是想到每年免稅贈與額度僅有111萬元,心中就覺得扼腕;如果偷偷贈與不去申報,一旦被捉到,除了補稅外,還要罰一倍,真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解析:這個問題,其實只要合併運用前述法條(即遺產贈與稅法#10條&#5條第3款),就可以有很好的結果;假設黃○○要送給子女30,000,000元,那他可以從他自己戶頭中,拿出現金30,000,000元,付給賣方,買入不動產(假設公告現值是10,000,000元),然後將該不動產直接登記在他的子女名下,這樣的方式叫做視同贈與,這≠贈與,沒有申報義務,等到將來國稅局查到了,會給你一個函,叫你十天內要來申報,你再去申報就可以了,這你可以放心,沒有罰款的問題。
       其次,贈與總額是10,000,000元;而不是30,000,000元,換句話說,會用法條,可以節省贈與總額20,000,000元,節省贈與稅6,800,000元(稅率34%)你說好玩不好玩?可不要忘了要謝謝前總統李登輝,當年要不是他老人家,贈與不動產給孫子,這個問題還不一定會被突顯,稅法恐怕也不會這樣修?
以上這種不動產稅務評價被低估的利基,若能再透過抵押借款,再創造結合前一期免稅遺產,那效果可就更加倍了,走筆至此,再一次印證個人說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節稅是沒有唯一答案的,重點是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常用工具介紹---未上市櫃股票】
      由於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29條規定:「未上市或上櫃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除前條第二項規定情形外,應以繼承開始日或贈與日該公司之資產淨值估定之。…」再加上財政部幾則函令,目前是按資產負債表上的股東權益(也就是上述條文中所稱的資產淨值),再重估調整帳上不動產、長短期投資上市櫃股票及累積未分配盈餘財稅差來估價的;由於估價日不一定剛好落在12月31日,所以在估資產淨值時,適用的順序:
  • 被投資公司提示繼承日或贈與日資產負債表者,以當日核算資產淨值。
  • 被投資公司未編製當日資產負債表者,則調閱當期及前期資產負債表,推算當日之資產淨值。
  • 被投資公司尚未編製當期資產負債表者,以前期資產負債表及本期截至繼承日或贈與日之營業額,按同業利潤標準核算之所得額,估算每股淨值。
       由於同業利潤標準所適用的純益率,有懲罰的目的,原則上是偏高的。所以善用股權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提示繼承日或贈與日的資產負債表;如果股權數量龐大,那節稅數額可能很可觀,這代表價值是可以操控的,你說好用不好用呢!再加上經營良好的未上市櫃公司,由於保守個性及節稅考量,一般來說,這類公司股票的市價,通常都高於公司淨值,這種情形,使得在資產配置中,持有部份未上市櫃公司股票,是有壓縮資產效益的。
      其次,未上市公司股票估價時,要重估調整的科目有三,即該未上市公司帳上的:
不動產+長、短期投資上市櫃股票+及累積未分配盈餘的財稅差
所以如果該公司帳上沒有上頭三個項目,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重估了,所以把個人持股改為法人持股,也就是再加一層控股的話,那是不是連重估都免了!壓縮的效果,就更可觀了!
【常用工具介紹---信託資產】
      委託人跟受益人不同時,是需要課徵贈與稅,不過透過信託贈與的行為,卻可利用固定利率設算孳息+折現值壓低贈與總額,來達到贈與稅節稅目的,折現利率愈高,信託期間愈長,其節稅效果愈大。同樣地;一旦成立了他益信託(即前述贈與稅的信託)後,該財產就變成信託財產,已移轉到受託人名下,再也不是委託人的財產了,當然該他益的部份,就不再是委託人日後的遺產,遺產總額減少,遺產稅自然降低。所以經過信託安排後的財產,由於可以有效分離所有權與受益權,加上課稅時間和資產實際取得時間的落差,採用折現值估價的結果,更可以進一步壓縮財產的課稅價值。這一部份我已在本系列連載的第三期中,加以說明了,各位可以回頭自行參考,或向本所洽詢,爰不再贅述,就此打住。
【結語】
       以上簡單的說明了第二個規劃手法---壓縮(Downsize)下,不同種類的財產,有不同的風險,究竟要如何配置?完全是要依照受規劃者的年齡、資產多寡、資產內容…等等不同內涵,並與個人理財作通盤考量後,為每一個個案,作全方位的思量。一個好的規劃案,要簡單、合理,就像武俠小說中的高手,最高深的武功,都是來自最平凡的招式,因此,起心動念是一切的根本。

誠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黃鴻隆會計師

八、編者的話


親愛的客戶們,以往誠品月電子報係經由E-mail發放給各位,現在因誠品網站將於近期開張(預計在三月份-WWW.CPAS500.COM.TW),以後電子報將改版至誠品網站,同時誠品月電子報除了幾則重要新聞報導及黃會計師專欄之外,在未來將會廣邀各界專家學者論述,本期新加入的專家學者是科展資訊溫總經理生興所提供的文章,爰將本期精彩內容簡述如下:
 
會計師專欄
不管是遺產稅或是贈與稅,都跟財產的估價脫不了關係;財產的價值愈高,算出來的稅就愈高;財產的價值低,算出來的稅就有限。有一些財產是免稅的,有一些財產是明顯低於市價的;因此,資產所有人所擁有的資產比例中,這類資產所佔的比例愈高,那他可能的遺產稅也會比較低。在現行稅法上,下列三類資產是典型的代表。
不動產的課稅價值是按公告現值。
未上市股票的課稅價值是按公司淨值
信託資產的課稅價值是按折現後的現值
究竟一個人所擁有的財產中,要怎麼配置比較恰當?這一般是要跟個人理財,作通盤考量才有義意。大體來說,持有任何財產,都有他的優缺點。隨著年齡的不同,持有財產的比例,似乎也應該作適當地調整;若以銀髮族來說,持有過多的銀行存款,不論就報酬率或稅率風險來說,似乎是應該將其與不動產、甚或未上市公司股票之間,作適當調整比較合適。
 
老溫開講-ERP上線後的省思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老闆一早面帶疑問的說“花二百萬的軟硬體只是看到電腦的表單,準時正確的報表,三個月了庫存依舊同人工作業的五仟萬壓著,怎麼一點成效都沒有?”“我深信E化的重要,但E化後的成果與我想像有很大的差距,你是專家,我想聽聽你的說法”。
接下來三個月展開了一系列的作業:庫存入口水量的管制、缺料控管措施、庫存水位調整機制,歷經一季的運用電腦資訊與一系列作業;明顯的降低庫存(近一仟萬);並隨著時間逐步擴大,到半年再檢討時有了二仟萬的成績;讓科展、IT負責人得到了老闆的真正肯定;也證實了其最初決定走E化的方向是正確的!
 
新聞綱要
1. 大陸個人所得稅例解一及二
為了方便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更好的理解、掌握自行納稅申報的政策規定,幫助其正確履行自行納稅申報義務,日前,國家稅務總局針對納稅人取得不同應稅所得是否需要自行申報,如何進行申報等問題,編寫了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例解(共十二個),對納稅人進行分類指導。本所會於各期電子報分次詳載
2. 反避稅對台商的衝擊
實務中,台商透過移轉定價將大陸子公司利潤留在海外,或將營業額併回台灣母公司,都是常見的現象。但這次官方將反避稅提升到法律層次,不再只停留在過去國家稅務總局或地方稅務局的行政命令,台商有必要重新思考在大陸的交易模式。
3.個人資產宏觀調控善用保險,聰明節稅
目前稅捐稽徵機關到底是如何在運作查緝逃漏稅的呢?其實是因為國稅局有很好的「情報系統」。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當然就是個人的財產資料中心了,透過個人財產歸戶清單,名下的資產每一筆都是一清二楚。第二則是銀行,我們所有的外匯,都是要透過銀行的窗口,存款就更不用說了。第三則是金管會及證券交易所。戶政機關、地政機關、縣市政府等,地方的稅捐稽徵機關,也是當然的資料提供者。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以為不報稅只要拖過五年就可以了,事實上,稅捐的核課期雖然只有五到七年,但稅單發出後還有五年的徵收期,所以前後加起來必須要十年以上才有可能免除被追究補稅的責任,因此納稅人千萬不要存有僥倖的心理。
4.海外節稅三要─要早、要完整、要專業,匯錢至國外的問題多,若被歐美稅捐單位查緝,如果沒有好好解釋,可能會觸犯刑責
然錢流到海外就真的可以「避險」嗎?當然不是,近一、二年,有些人為了規避最低稅負制「海外所得」即將課稅問題,將錢匯到海外,非但未避到稅,卻衍生更多問題。
匯錢至國外的問題多,不少人近期剔到鐵板,被歐美稅捐單位追著跑,如果沒有好好解釋,非但未節稅,可能會觸犯刑責,租稅規劃專家指出,海外節稅思維要改變,租稅規劃有三要─要早、要完整且要專業。
敬祝
     新年快樂!!
                          誠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境外投資部2007.02.16